調查報告:多重因素拖累上半年乘用車市場,今年韓系車被看衰已成定局
2017-08-29
今年上半年,全國狹義乘用車市場終端銷量為1056.24萬輛,同比微增0.8%。
面對乘用車市場整體增幅放緩,近期,蓋世汽車進行了《哪些因素成乘用車市場發展的絆腳石》的主題調查,該調查為期一周,共收集有效投票千余份。
調查結果顯示,當前乘用車市場呈低速發展,與政策法規和乘用車市場保有量持續擴大等無不關系。據此,絕大多數讀者認為,下半年的乘用車市場依舊不會有大的起色,仍然會延續1%-2%的微增長。我們就具體調查結果做以下分析。
1. 三重因素制約乘用車市場高速發展
今年,乘用車市場增速放緩并非首例,早在2015年,中國車市就出現過“爆冷”現象,彼時,國家出臺購置稅減半政策來救世,最終在政策刺激下,車市出現了預期的增長。而今年上半年,車市的再次遇冷,除了與小排量車購置稅減半政策退坡有關外,還有其它方面的原因。
資深汽車行業分析師鐘師曾向媒體指出,拖累今年上半年車市整體銷量的主要原因是購車需求遭遇提前透支。早在去年年底,在春節來臨以及1.6L及以下乘用車購置稅優惠政策即將退坡的政策驅動下,購車需求爆發,乘用車市場呈現大幅增長的喜人局勢。而今,小排量車購置稅優惠政策退坡,購車需求提前透支,從年初至今,乘用車市場一直較為清冷。
其次,新能源政策補貼退坡,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乘用車市場表現欠佳。在新能源領域,隨著國家和地方補貼的雙雙退坡,新能源市場增長遭遇挑戰。今年上半年,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為19.5萬輛,僅完成80萬年度銷量目標的24.38%。
最后,車市上游的煤炭、鋼鐵、有色金屬等價格的暴漲與終端需求的相對疲軟,導致中間制造和零售環節的利潤偏低,消費動力相對放緩。
2. 下半年乘用車市場難有起色
對于今年下半年乘用車市場的走勢,60%的讀者認為依舊會延續上半年的微增長態勢。即便下半年有“金九銀十”的助力,但受高溫影響,第三季度的表現恐不容樂觀。
而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也指出,2018年的春節來得較晚,所以,下半年銷量增長的動力不強。從現在的市場情況來看,下半年的市場很難發生根本性轉變,增幅甚至還有下調的預期。
其實,下半年也有利好消息,那就是財政部去年發布的公告,即自2018年1月1日起,對1.6L及以下小排量車恢復按照10%法定稅率征收車輛購置稅。按照上一輪購置稅優惠政策的經驗,下半年接近年末,市場可能因政策原因出現一定的回升。
3. 吉利汽車下半年增長勢頭依舊被看好
從上半年各大車企的銷量半年報中,已經可以預見各大車企的銷量走勢。其中,自主品牌中,吉利汽車和上汽乘用車出現了罕見的增幅;而合資品牌中,日系車企,如東風本田增幅高于市場平均水平不少;此外,豪華品牌的增幅均大幅領先于市場平均增速。其中,凱迪拉克、雷克薩斯、沃爾沃以及捷豹路虎等品牌都出現了預期的增長。
根據上半年的市場表現,高達三成的讀者認為吉利汽車下半年依舊能保持穩健的增幅,而看好上汽乘用車下半年增長態勢的讀者也高達21%;此外,看好東風本田下半年表現的占據14%。
就吉利汽車而言,今年上半年,其完成銷量53.06萬輛,同比增長89%,完成百萬年度目標的53%;基于上半年的良好表現,吉利汽車將今年的銷量目標上調10%至110萬輛。下半年,隨著新款博瑞的上市,以及遠景X1的不斷增長放量,其市場增幅不容小覷。
上汽乘用車在銷量上的突飛猛進,始于去年7月互聯網汽車榮威RX5的“走紅”。今年,在榮威eRX5、榮威i6、名爵ZS等一系列新能源和互聯網汽車的加持下,其在市場上邁進了增長的快車道。而從幾款熱銷車型的強勢表現來看,其下半年的增幅依舊較為樂觀。
4. 韓系車被看衰已成定局
今年上半年,在自主品牌呈現兩極分化的同時,韓系車的沒落和法系車的萎靡也漸成定局。在以上八個車企或品牌中,最被消費者看衰的當屬北京現代、東風悅達起亞和DS。
以北京現代和東風悅達起亞為代表的韓系車在銷量上的節節敗退,也使得其在銷量排名上一落千丈。今年上半年,北京現代累計銷量為30.13萬輛,同比大跌42.4%,完成年度銷量目標的24%;東風悅達起亞上半年累計銷量為12.98萬輛,同比下滑54.6%,僅完成年度銷量目標的19%。日前,有媒體報道稱現代在華的五家工廠將全部停工,包括配件供應商也全部放假,直到8月7日恢復生產。
雖然現代汽車對此給出的解釋是,工廠停工是為了給設備進行維修和調試,但鑒于目前韓系車的銷量表現以及所屬經銷商門店的“冷清”,這一解釋恐怕很難使媒體和公眾信服。
相對于韓系車的滯銷,法系車在國內的日子也不好過。今年上半年東風標致和東風雪鐵龍,在銷量上均出現了四成以上的下滑;而2012年入華的DS品牌,定位在豪華車領域,但在如今的豪華車銷量排行榜上,早已不見DS的蹤跡。
面對市場的不斷淪喪,韓系和法系都在試圖尋找“止跌”的良策,或寄希望于產品力的提升,或從用戶體驗及品牌形象上,重塑其在市場上的口碑及影響力。但任何方法均需要假以時日,如今,韓系車的沉淪已經成為定局,而法系車在短期內也難以止跌。
總結:在市場下行的客觀環境下,一些性價比不高的車型或競爭力偏弱的企業,自然難以長久立足。優勝劣汰,本是千百年來,自然界不變的生存法則,放到當前的乘用車市場上,也一樣如此。無論阻礙乘用車市場發展的因素有多少,企業要做的就是以產品為導向,不斷提升自身的研發能力,以高性價比車型和超越同類企業的前瞻性布局,來贏得市場的接受和認可。
本文版權為蓋世汽車所有,歡迎轉載!請務必注明出處及作者。
下一條 —
最新新聞
地址: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東寶工業園荊東大道117號